灰面鵟鷹紀錄片‧揚威國際


採訪報導:葉俊甫


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尖端公司合作製作的「遠方的故事」(風中之翼─灰面鵟鷹的故事)」,內容描述候鳥爲了傳宗接代,不畏艱難、不遠千里地飛到遠方,找尋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,在記錄自然生態中還傳達濃厚的人文關懷,日前勇奪美國「休士頓國際影展」自然與野生動物類的最高殊榮「白金牌獎」。「休士頓國際影展」為美國最具歷史規模的影展之一。「遠方的故事」在4,500多部參展影片的激烈競爭下脫穎而出,勇奪大獎;另外本片還獲得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「教育價值優異獎」,用影像讓世界認識台灣在保育上的成果與努力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長年投入生態紀錄片拍攝的鄧文斌導演,有感於生態環境的日漸改變,因此希望透過紀錄片的形式,記錄這片土地上的生物,鄧文斌說「大自然的東西最不做作了。」他投入用影像紀錄台灣的生態,一路走來就是幾十年。鄧導演提到「台灣人看到的生態頻道許多是外國人拍攝的,你可能很了解大象、獅子、老虎等等,但是對於你走出門看到的,甚至在你家後院的生物可能不了解。」要讓大家認識這片土地上的生物,是鄧導演投入紀錄片拍攝的初衷。


從記錄單一生物開始,到後來拍攝整個生態的現況,鄧導演從記錄台灣生態環境,來反思這塊土地面臨的問題,並探討這塊生病的大地,我們應該如何面對。記錄拍攝灰面鵟鷹已有十多年時間,這兩年與墾管處合作,交出了亮麗的影像成績單;灰面鵟鷹這種候鳥每年過境台灣,吸引了很多賞鳥人士,但是「我更想要了解,牠們從哪裡來?往哪裡去?和更多灰面鵟鷹的生態行為。」根據鄧導演多年來投入拍攝候鳥的經驗,灰面鵟鷹除了遷移時,其他時間不是集體行動的鳥類,牠們往南飛越幾千多公里,因為台灣島嶼的尾端窄長,所以有些會群聚在台灣恆春、滿州一帶地區過夜休息,「或許這是這些灰面鵟鷹一輩子在經過台灣時,少數會群聚的機會吧。」


不過,鄧導演也說,「灰面鵟鷹的過境,變成當地人民一種心靈上的資產。」這幾年國家公園強力推廣保育觀念,加上取締獵捕有成效,對於灰面鵟鷹的保護助益很大;也由於國家公園的配合,地方成立了巡守隊,透過宣導,將原本有些獵鳥人變成保育尖兵,以夥伴關係的方式,營造地方和諧的氣氛,並且藉此配合地方政府創造觀光。


提起到日本拍攝灰面鵟鷹,鄧導演認為,日本的保育措施十分完整,護鷹工作也做得非常好,每次選定進入保護區的拍攝地點後,總是要在天還沒亮前,就得全身偽裝好,對於保護區內的一花一草都不能移動,不能為了便於拍攝而改變現場環境,似乎把自己置於另一個空間內觀察灰面鵟鷹。另外讓鄧導演對日本印象深刻的就是日本人對於保育的要求非常高,進入了保護區拍攝後,只要30分鐘內離巢的親鳥沒回來,有可能是因為親鳥發現了有人入侵,工作人員要立即撤離,以免影響到他們的孵蛋或育雛。


拍攝過程中,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等待,只為了捕捉到灰面鵟鷹的各種生態行為。鄧導演說「花了這麼多時間拍攝到了許多灰面鵟鷹的珍貴行為,等待終於沒有白費。」拍攝灰面鵟鷹交尾畫面真的要碰運氣,因為交尾通常僅會在森林的邊緣進行,要剛好觀察到雄鳥正在覓食,同時還要注意這個區域中有等待著的雌鳥,況且交尾過程僅有幾秒,生態攝影除了要有敏銳的觀察力,還得要有高超的攝影對焦技術,「否則恐怕只能目迎、目送,無法留下記錄的畫面。」連長期投入觀測的日本人都認為很難可以拍攝到交尾的動態畫面,但鄧導演仍強調拍攝的最高原則「生態攝影最重要的是等待機會,不是製造機會。」也就是寧可不要拍攝到,但絕對不能傷害生物在生態中最原始的存在狀態。


拍攝生態只是用影像記錄環境的變遷,更重要的是在拍攝過程中積累濃厚的人文氣息,他想起灰面鵟鷹每年南來北返經過台灣時,許多社區的居民就會有人放下工作,專心地擔任護鷹大隊的隊員,真的把灰面鵟鷹當成寶一樣的呵護。因為這些人情味的故事,織就了台灣這片土地上人與動物的互動;也在這樣的互動中,保育觀念一點一滴地被建立起來。


引用連結網址


http://np.cpami.gov.tw/chinese/index.php?option=com_content&view=article&id=3313&catid=6&Itemid=40


這部紀錄片去年我在公視看過,拍得相當好,讓愛賞鷹的我學到不少知識


再過幾個月秋天又到了,要準備器材來賞鷹了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